
根據商品的進倉單,對照商品進倉時的嘜頭(shipping mark)與裝箱明細(packing list),確實清點到貨商品的品項與數量。

(裝箱明細)
商品清點完後,要替商品建立編號並貼上條碼(bar code);你可以想像就像是一個人要有身分證號一樣,商品有了編號與條碼後,從進倉、理貨、出貨包裝都可進到系統進而透過刷讀管理,商品的進出去向自然有清清楚楚的記錄。

(貼標作業)
所以請耐著性子替商品建立基本資料以利進入系統管理化吧!
接下來就是要將商品上架定位入庫:
若商品有效期的管控,就必須在系統上輸入效期;同時若商品需做到「先進先出」(FIFO)或是「先進後出」(FILO),也必須在儲位上分別存放,出貨時才不至於弄混。若是商品不需要效期管理自然較為單純!
而倉儲料架上的每個儲位也應如同商品一般都要有儲位編號與條碼,因此每項商品進到哪個儲位都會輸入到系統內(定位),所以商品在哪個儲位(location)也都是明白的,而非依靠人為記憶的。這也是系統管理化的全面導入!

(上架作業)
#GoodDeal #電商倉儲聖經 #倉儲物流 #GD #進倉上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