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搜尋「揀貨流程進行中」想知道訂單為什麼還沒出貨,那多半是平台(如蝦皮)顯示:店家正在倉庫揀貨、配貨、確認品項中。
而這也是所有倉庫出貨流程中最容易出錯、也最影響效率的一關。
什麼倉庫越管越亂?問題往往不在包裝而是卡在「揀貨流程」
上次提到了編碼的重要性(參見:倉庫儲位編碼怎麼做?),將商品及儲位條碼全都建檔在WMS,即可透過系統全方位掌握貨物狀況。然而當訂單大量出現,包裝手忙腳亂時,即使有系統的幫助,仍可能出現最後包裹商品有誤的情況,這是由於從訂單到包裝之間,其實還卡了一個關鍵流程:「揀貨」。
今天就來分享:「GoodDeal每日處理3000件包裹,如何做到井然有序,近乎100%正確率?」
揀貨流程進行中:其實在做什麼?
平台顯示「揀貨流程進行中」時,實際上倉庫正在進行:
- 依照訂單列印揀貨單
- 依儲位走線到倉庫取貨
- 依照訂單核對品項與數量
- 將每張訂單放入專屬揀貨籃
- 等待進入包裝與出貨流程
揀貨效率,決定整個倉庫出貨速度。
GoodDeal 常用的三種揀貨方式
以下也介紹三種我們常用的揀貨方式:
1.依訂單揀貨(最直覺)
顧名思義就是依照一張張的訂單逐一揀貨。這樣的揀貨方式需要配合良好的系統,讓系統生成的揀貨單商品排列順序,依照料架儲位的走向,使同一張訂單在揀貨時不需要來回走動,而是配合儲位的順序依序完成揀貨,節省時間。
2. 播種式揀貨(大量訂單最有效率)
這種方式常用於出貨量大、品項(SKU)不會太多的類型,如:保養品、保健食品、洗沐用品等。在系統中自行設定多筆數的訂單,彙整成一張總表,當總表全部揀完後,再用二次播種的方式,將揀好的商品分配進個別的訂單,加快揀貨效率。

3. 快速出貨區(預購、快進快出最適合)
若你的商品是預購型,或是品項單純且大進大出型,可以將商品暫放置棧板上,等待要出貨時,直接將商品拉至包裝台旁,及時刷讀配單出貨包裝,這可以說是最快速的方法之一。

揀貨的 2 大黃金原則
原則 1:一張訂單一個揀貨籃
揀貨原則 一張訂單一個揀貨籃,需按照訂單的品項和數量,放置完成。
原則 2:訂單整合不可少
每張訂單都要包含:揀貨單、托運單、商品條碼
這樣可以每張訂單都要附上WMS整合的揀貨單和托運單,並一同放置揀貨籃,到最後的包裝階段只需要刷讀和打,即可讓每筆訂單都清楚、不亂套。
揀貨流程做好,整個倉庫就順起來
電商倉儲不會只有單一揀貨模式,而是隨著商品類型、訂單量、季節性波動而調整。
但無論是哪種方式,最關鍵都在:
✔ 儲位編碼清楚
✔ 商品編碼完整
✔ 系統化揀貨流程
✔ 明確揀貨籃+配單邏輯
當這些都到位,「揀貨流程進行中」不再是一件會拖延出貨的事情,而是讓你能穩定提升效率的關鍵環節。
GoodDeal電商最強大的物流後援,打造電商最後一哩路!

